8月11日,临工重机百台纯电矿车发车仪式在临工重机数字化工厂隆重举行。该批矿车将发往新疆某露天煤矿,为当地矿山作业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能。当前,我国正加速推进能源结构转型,矿业作为国家支柱产业之一,装备电动化是大势所趋。临工重机响应“双碳”战略,持续投入核心资源,潜心攻克纯电矿车在极端工况下的动力、续航、安全及可靠性等关键技术壁垒。此次百台纯电矿车的集中发车,不仅是临工重机深耕新能源装备领域的重要成果,更是其勇担环保使命、引领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未来,临工重机将持续拓展纯电矿车产品线矩阵,提升智能化、网联化水平,打造更多满足多种场景需求的绿色装备解决方案。我们将以更卓越的产品、更极致的服务、更开放的姿态,加速矿山运输的绿色革命,与产业链上下游伙伴携手并肩,共同擘画可持续发展新蓝图!临工重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出70吨级至100吨级全系列纯电矿车产品。王牌机型MTE106H、MTE116、RTE136市场表现强劲,持续引领矿山装备电动化浪潮。产品覆盖充电、换电、超充多种模式,兼具超强动力、极致安全与全生命周期经济性,为绿色矿山建设提供环保、高效、智能的解决方案。搭载领先的高密度电池系统与智能能量管理技术,实现零排放、低噪音的清洁作业。拥有强悍的承载能力与通过性能,确保在重载、陡坡、颠簸等严苛环境下依然动力澎湃、稳定高效。集成先进的智能驾驶辅助与远程运维系统,让矿山运营更安全、更智能、更省心。临工重机纯电矿车目前已在全国各地矿山实现规模化应用,不仅明显降低客户经营成本,更大幅度减少矿区碳排放及环境污染,为守护祖国的绿水青山贡献坚实的临工力量!
近日,在内蒙古某大型矿山,数百台中联重科露天矿山高端装备组成钢铁方阵,气势如虹完成批量交付。今年以来,中联重科以极致的“产品+服务”双轮驱动,在国内露天矿山高端装备领域不断取得突破,频频斩获市场大单,在重点区域市占率节节攀升。此次交付是该客户再次购买中联重科矿山机械产品。谈起复购的缘由,客户不禁竖起大拇指,对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赞不绝口:“复购一种原因是基于中联重科产品卓越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配套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也让我们很满意。”中联重科矿山机械的硬核实力,在此次批量交付的产品展露无遗。荣获“2025工程机械年度产品TOP50奖”、有着矿山王牌美誉的ZE900G矿挖,将燃油经济性与作业效能做到极致平衡;搭载全新电控技术的ZE1050G矿挖,展现了惊人的适应性和可靠性,通过算法优化,精准输出控制,大幅度的提高作业效率;载重90吨级宽体车ZT135G拥有多重防护刚性车架,以出色的可靠性和稳定能力书写了矿山耐久经典。目前,凭借着强大的研发及智造实力、领先的矿山高端装备、完善的服务体系,中联重科已与多家能源央国企、区域煤炭土石方剥离头部企业达成深度合作及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坚持创新驱动、聚焦产品研制、精准洞察市场需求,不断推出更先进、高效、低碳的产品,中联重科矿山机械以坚实的发展步伐,越发受到行业客户认可和信赖,持续掀起澎湃的市场热潮:▶开年即签下超5亿元订单,奠定年度增长基石;▶百吨级矿挖ZE1350G新疆某大型矿山批量交付,实现突破性进展;▶重磅发布包括35方电铲ZRS35G在内的15款大型化、电动化、无人化露天矿山高端装备新品,产品矩阵进一步升级;▶数百台全球最大混动宽体车ZT160HEV+百吨级矿挖ZE1350G黄金组合在天山脚下协同交付,打造行业绿色高效新标杆;▶辽宁某大型矿区成功投用ZT160HEV混动宽体车队,验证绿色矿山解决方案。从产品选型、运营管理、金融方案、维保服务等多方面,中联重科矿山机械为客户提供最优的产品解决方案以及全流程服务,源源不断地为客户创造价值。矿山机械作为中联重科最重要的战略新兴板块之一,露天采矿全工序成套高端装备已覆盖“钻、挖、装、运、破、排”全作业流程,并持续推进“大型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路径及智慧矿山的应用落地。中联重科矿山机械正打造行业领先的极致产品和服务,鼎力护航国家能源安全,引领全产业链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以绿色、智造共建美丽矿山!
上半年,云煤集团锚定年度目标任务,聚焦一体化经营与改革发展重大专项,以“夯基治本炼内功、系统重塑新优势”为价值导向,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在安全生产、产能释放、能源保供、项目建设及融资保障等领域精准发力、攻坚克难,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期中卷”。生产潜能加速释放,各项指标均创新高煤炭板块稳中向好。原煤产量达540.01万吨,同比增长36.18%,创云煤集团成立以来同期历史最好水平,产能发挥率99.18%。剥离量完成605.53万m,同比增长65.98%。化工板块质效双升。云煤集团解化合成氨日产稳定在1300吨、甲醇稳定在890吨,装置高负荷运行。曲煤焦化甲醇装置实现“两个一百天”长周期运行,创日产845吨历史最好成绩。先锋化工工艺指标合格率达99.02%,气化炉负荷明显提升。技术攻坚破瓶颈。关键核心技术持续突破,2025年申请专利17件,授权专利10件,软件著作登记9件。大为制焦《5.5m焦炉大跨度分段揭顶高效节能修复技术探讨研究及应用》、云维飞虎《工程轮胎专用炭黑的绿色工艺及装备研发》完成科技成果登记。弹性体创新院空天装备系列新型化铣保护涂料荣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同时成立了省级专家工作站。践行“三基三现”,深入现场指导帮助所属企业破解过地质构造带、顶板管理、搬家倒面等技术难题。降本增效成果显著。原煤生产所带来的成本较预算下降7.38%,6对煤矿降幅超5%(最高达44.32%)。化工企业节能降耗显著,解化、曲煤焦化分别完成年度节能目标的69.76%和87.84%,累计降本增效超4340万元。能源保供彰显担当,经营统筹有力有效电煤保供稳预期。坚决扛牢保供责任,克服主力煤矿停产等困难,上半年供应电煤229.74万吨,同比增长23.79%,兑现率达93.77%,较好完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内部协同机制优。建立先锋煤业与先锋化工褐煤内部动态定价模型,推动构建云煤集团内部市场化交易机制。总部统销化工及煤炭产品190.12万吨,回款21.4亿元,有力支撑融资需求。精益管理深挖潜。制定实施“一企一策”控亏扭亏方案。推广科学管理工具,指导6家重点所属企业制定精益管理提升方案。优化经营数据收集与分析体系,提升决策支撑能力。招标集采降成本。完成云煤集团直管招标项目25个,金额10.94亿元。开展集中采购17批次,成交金额较计划下降27.79%。建立大型设备和运输类招标项目成交价格信息数据库,为降本提供支撑。项目建设突破提速,发展根基更加稳固解化搬迁里程碑。列入省级“重中之重”项目,提前20天取得省国资委备案批复并于6月10日正式开工,项目公司(云南解化绿源化工有限公司)完成注册,首批注资到位,土地摘牌与招标采购启动。资源权证获突破。老厂矿区规划环评获国家生态环境部批复。顺源、羊场口煤矿采矿证及多个探矿权(含威信煤炭4个关键探矿权)成功延续。先锋煤矿扩大矿区范围采矿证办理路径确定,且买姑村搬迁安置方案通过。重点项目进展顺利。顺源煤矿,强化采矿权延续登记组织管理,提前1个月8天完成采矿权延续登记。羊场口煤业比年度重大专项工作任务清单目标时间节点提前3个月取得8年期采矿许可证。恩洪煤业,“一通三防”瓦斯治理安全改造项目按期建成,争取国家中央预算专项补助资金942.5万元。战略增资奠基础。省财政10亿元注资历史遗留问题历时6年妥善解决。云煤集团近200亿元资产的增资扩股完成关键决策及评估初稿,为未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融资保障能力跃升,财务结构显著优化融资规模与成本双优。新增授信23.65亿元,总授信额度突破百亿。综合融资成本降至3.84%,较上年同期下降124个BP,节约财务费用超亿元,提前完成年度压降目标。债务结构持续改善。金融债务中长期占比达38.27%,提前完成占比38%以上的目标,抗风险能力增强。带息债务结构优化,严控过度负债。资金统筹高效精准。强化资金计划管控与调度,保障刚兑与生产投资需求。统筹票据贴现降成本,平均贴现率1.26%,节省本金约1003万元。动态监控债务风险,未发生新增违约。资产盘活多维创效。通过“11个不要搞”系统治理深挖低效无效资产,清单外盘活项目15项,收回资金1.67亿元,阶段性获省国资委B级评价。业财一体化项目稳步推进,赋能管理升级。安全防线持续筑牢,治本攻坚成效显著风险精准管控。创新构建“技术+管理”协同防控模式,实施安全风险“周分析、月预警、季通报”机制,累计发布风险预警30期。强化高风险作业现场盯守,确保关键环节风险可控。标准化建设持续有力。完成14家煤矿、5家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申报、定级、审核、验收工作,持续强化安全管控,确保企业安全稳定运行。立足“期中”夯基蓄势,奋进“期末”决胜全年。云煤集团将持续聚焦年度目标和重大专项,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有力的措施,全力化解风险挑战,确保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奋力为云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贡献更多云岭国企力量。
近日,在国家能源集团新疆红沙泉二号露天煤矿(以下简称“红二矿”),58台无人驾驶矿卡正高效运转,其中52台为纯电动车型,标志着该矿在纯电无人驾驶运输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目前,这批无人矿卡已累计安全运作50万公里,并实现运输环节零碳排放,为我国露天煤矿智能化、绿色化运输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纯电+无人驾驶,破解矿山运输痛点红二矿年产能2000万吨,土石方剥离与煤炭运输任务繁重。传统燃油矿卡不仅能耗高、排放量大,且驾驶员长期在恶劣环境下作业,存在安全与用工难题。2025年1月起,该矿分批投用58台无人驾驶矿卡,其中52台采用纯电驱动,有效解决了燃油成本高、碳排放大的行业痛点。“批量应用纯电无人驾驶矿卡,实现了运输环节零碳智能,不仅从根本上降低了传统矿山运输中的安全风险,运输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展现了现代矿山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的新方向。”红二矿总工程师白晟华介绍。依托智能调度系统,无人矿卡可自主规划最优路径,精准装卸,并实时感知路况,大幅度的提高运输安全性和稳定能力。智能调度+远程监控,改善矿山工作模式在红二矿智能云控中心,操作人员通过大屏实时监控矿卡运作时的状态,360视角让远程操控如同亲临驾驶室。无人矿卡的方向盘自主调整,遇到坑洼路面自动减速避让,全程无需人工干预,云控平台动态分配车辆任务,智能精准调配无人矿卡运力。“过去矿卡司机要在露天环境下长时间作业,现在只需在控制室监控,劳动强度大幅度降低。”车辆运维负责人冷凝表示。这一转变不仅改善了作业环境,还推动了传统矿工向智能化运维人员的转型。规模化应用,为行业提供可复制方案红二矿的实践表明,纯电无人驾驶矿卡在大型露天煤矿具备规模化应用条件。目前,该矿无人运输系统已与采矿、排土等环节深度协同,形成完整的智能化运输链条。业内专家觉得,红二矿的成功运行,验证了纯电无人矿卡在效率、安全、环保方面的优势,为国内露天矿山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方案。未来,随着新能源与无人驾驶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这一模式有望在更多矿区推广,推动我们国家矿山运输向绿色化、智能化加速迈进。
近日,在淮北矿业集团芦岭矿东风井场地,一排排整齐排列的蓝色光伏板在骄阳下熠熠生辉,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光伏板下方,电表不断跳涨的数字记录着太阳能向电能的转化量。据介绍,该项目共安装光伏组件1572块,逆变器3台,采取自发自用的模式,预计每年可为芦岭矿提供94万千瓦时绿色电能,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82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61.4吨。今年以来,淮北矿业集团绿电项目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抓早抓实光伏项目,淮北选煤厂、芦岭东风井、雷鸣科化等四个新建分布式光伏项目均超预期提前完成。精准有力抓住瓦斯气源,将芦岭瓦斯电站扩建项目作为核心任务,较计划时间提前一个月,实现4台扩建1000千瓦机组具备并网运行条件。全力推进风电项目,烈山区东部风电场项目、乡村振兴风电项目进入核准阶段,杜集区中部风电场项目进入建设规模报批阶段,烈山区中部风电场项目、泗县风电项目已完成合资公司工商注册,正开展土地预审前期工作。据统计,截至6月底,该集团已建成分布式光伏项目24个,集中式光伏项目3个,另有1个光伏储能项目在建。1至6月份,累计实现绿电发电量2.06亿千瓦时,其中,瓦斯发电量1.02亿千瓦时,光伏发电量1.04亿千瓦时。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安芷生院士领衔、多国科学家共同参与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渭河盆地深钻计划”一期工程真正开始启动,国机集团下属中国地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地装集团”)自主研制的XD-40DB型电传动顶驱式岩心钻机作为该工程的主力支撑钻探装备开启了第一钻,为深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特深科学钻探研究贡献力量。“渭河盆地深钻计划”将通过超万米深钻获取连续岩心,系统揭示新生代以来东亚气候环境演变规律,填补全球陆相气候记录空白,同时为深部地热与氦气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该计划将分两个阶段实施,一期工程目标深度3000米,二期工程计划钻探至7500米至10000米。本次科学钻探对技术和装备要求极高,需克服地层复杂、高温度高压力等难题,确保岩心提取完整率超过95%。XD-40DB型钻机采用变频控制、数字传输和集中操作系统,融合机、电、液及信息化技术于一体,在操控性能、钻进功效和参数化孔内实时监控等方面具有非常明显优势,可大幅度提高岩心钻探的数字化、自动化水平。中地装集团自主研制的XD系列电动顶驱钻机,曾应用于中国铀矿第一科学深钻、中国铀矿3000米科学深钻等项目,在深部矿产勘查、地热勘查、页岩气地质勘查等能源资源勘探施工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累计完成钻探工作量10万余米,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保障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提供重要装备支撑。
7月28日,全球首台矿山电动无人装载机柳工870HE正式交付云南某露天矿山,标志着全球首个面向矿山场景的无人电动装载机商业化项目正式落地,无人装载机首次在矿山料场开放环境下实现全天候自主作业。柳工始终秉持“客户就是上帝、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聚焦矿山行业智能化的转型需求,与云南矿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强强联合,依托自身数智化技术与客户对矿山工况的深刻理解,从设备动力系统、智能控制到作业流程,进行了全方位深度开发和场景定制。“今天交付的不仅是全球领先的无人装载机,更是面向绿色矿山建设的数字孪生解决方案。”交付仪式中,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文武表示,这种定制化的合作模式,不仅满足了客户当下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员工安全的需求,更为未来矿山智能化升级预留了充足的拓展空间,为矿山智能化转型打造了可复制的合作典范。自2021年起,柳工在无人驾驶装载机领域持续突破:2021年推出国内首款无人驾驶燃油版装载机856H2022年完成混凝土拌合站定制化开发并商用2023年4月交付全球首台无人驾驶纯电动装载机856HEMAX,实现了拌合站无人化不间断作业此次,全球首个矿山料场无人电动自适应装载机项目,再一次实现多项技术创新:突破了室外有遮挡环境下的高精度定位突破了作业场地动态变化条件下,实时自主路径规划突破了夜间及粉尘等恶劣条件下的环境感知突破了工作任务自主调整作业速度,实现高效作业突破了巨大不规则料堆铲装点自主规划与决策下的连续作业设备交付不是终点,而是智能升级的起点。柳工将持续推进产品性能优化和技术升级,建立专属服务保障团队,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运维支持;并将设备正常运行数据与企业数字化平台深度互联,实现预防性维护提醒、作业效率实时优化等智能化应用,推动无人装载机与生产流程深层次地融合,为客户精益运营、降本增效创造价值。正如柳工总裁罗国兵所描述的企业经营理念:我们格外的重视客户开发,通过客户发现行业趋势和市场机会,始终秉持客户思维、全球化思维和全价值链思维,推动企业未来的发展和产业布局。项目的成功交付,标志着全球智能矿山与绿色矿山建设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为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树立了标杆典范。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引领者,柳工始终站在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以“电动化、智能化、数字化”赋能客户价值,践行“以智慧绿色机械延伸人类力量”的使命愿景,持续为工程机械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近期,同力重工以“强化质量管理,推动产品的质量再提升”为目标,全方面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培训,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此次培训作为质量工艺主题月活动的核心举措,不仅强化了全流程质量管控,也为构建具有特色的质量文化、提升全体系质量管理能力、推动产品的质量迈向新高度奠定了坚实基础。2025年7月,同力重工质量工艺部邀请专业机构,开展为期四天的质量管理专题培训活动。培训内容聚焦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APQP(先期产品质量策划)和FMEA(设计失效模式分析)三大核心内容,通过“理论讲解+实战演练+互动评比”的立体化课程,覆盖各主要职能部门有关人员,从源头提升产品质量管控水平,为公司产品质量提升筑牢基础。二十年来,同力重工始终将质量视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通过技术创新和体系优化,持续升级质量管控能力,不断使用户得到满足需求。每一代产品都提出了当期较高的品质衡量准则,产品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产品出勤率持续提升,用户满意度测量指标达到A+,这些也使得产品的TCO(总拥有成本)一直在优化,产品更具竞争力,为用户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面向未来,同力重工产品正朝着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转型,技术上的含金量更高,控制管理系统也更为复杂。从需求出发开展质量策划和过程管控是造出一台高品质的产品的基本保证。同力重工将产品的质量作为企业做人做事的底线,更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底气。未来,同力重工将在“做行业最经济适用非公路用车”的产品理念指引下,通过更高标准、更严流程、更快响应,向“零缺陷、零抱怨”的质量新高度稳步迈进,为公司在全球矿山装备赛道上持续领跑提供硬核保障。
近日,雷沃重工再次向我国东北地区某大型矿山客户交付两台FR1000F矿挖。此前,该客户已拥有14台雷沃FR1000F矿挖,此次追加采购,进一步彰显了雷沃矿挖在高效作业、可靠性和综合价值方面的卓越表现,为当地矿山开采注入“雷沃力量”。高效作业,昼夜不停雷沃FR1000F矿挖凭借其强劲动力、稳定性能和超长耐久性,在严苛的矿山作业环境中表现出色。客户表示:“雷沃矿挖不仅作业效率高,故障率较低,还能适应高强度连续作业,从白天干到晚上,完全满足我们的需求。”雷沃FR1000F矿挖的“高效可靠”备受客户认可。硬核实力,矿山征服之道矿山利器,傲视群雄,雷沃FR1000F挖掘机搭载潍柴黄金液压动力总成,动力、油耗、可靠性达到最佳平衡点,具备“高可靠性、动力强劲、高效低耗、舒适性”的产品特点,是挖掘行业设计理念创新的绝佳匹配典范。雷沃服务,全心为你雷沃驻矿服务工程师坚守矿区,提供“一站式服务”,技术上的支持、维修保养、产品培训等,随时响应客户的真实需求,为客户排忧解难,确保设备从始至终保持最佳状态,释放澎湃动力。未来,雷沃重工将持续推进绿色化、智能化、无人化制造,以一流设备、一流产品、一流质量,构建产品全球竞争优势,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智能高效的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
近日,矿冶集团“新型可磨耗封严涂层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不仅破解了长期困扰我国高端装备发展的“卡脖子”难题,更使我国在这一关键技术领域跃居国际领先水平。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与蒸汽轮机作为国防和能源领域的“国之重器”,其性能提升始终牵动着国家战略发展的神经。而可磨耗封严涂层作为这些装备中用量最大的涂层,堪称保障高效安全运作的“隐形卫士”:它既能实现精密动密封,避免转子因碰磨受损,更能提升装备效率1%、降低能耗1.5%,并将热端部件寿命成倍延长。要知道,燃机效率每提升1%,都需要全球科研人员近十年的不懈努力。不过,这层“神奇涂层”的研发难度超乎想象。它必须在高温高速的极端碰磨环境下长期服役,既要具备“高可磨耗性”以保护转子,又要拥有“高结合力”防止自身脱落,这种“既软又硬”的矛盾特性,让欧美钻研数十年仍视其为“黑科技”,且事故频发。我国起步更晚,早期涂层普遍面临脱落、磨损转子、寿命过短等问题,成为制约高端装备发展的瓶颈。面对这一困境,技术团队踏上了长达二十余年的攻关之路。在国家材料专项、863计划等十余项国家级项目的支持下,团队以建立模拟高温高速工况测试平台为突破口,成功揭示了涂层在极端环境下的磨耗机制,以及组分对可磨耗性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他们创新性地提出“骨架组分与可磨耗组分强弱协同”的设计思路,一举攻克了从“设计材料涂层评价”的全链条关键技术。如今,团队已研制出8种覆盖全温度段的长寿命可磨耗封严涂层材料,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自主研发的模拟工况可磨耗试验机,能在1200℃高温、450m/s线速度下精准测试,并具备磨屑收集功能,站上国际顶配水平。这一系列成果,构建起我国首个全面自主可控的高性能可磨耗封严涂层技术体系。
营业执照公示Copyright © 2021 infocn@fun88angel.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1015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