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方法。那么,科普和基础教育中的科学教育是怎样的关系?科普的特点和优势是什么?科普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带着这样一些问题,《中国科学报》记者正常采访了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任福君。
:一般认为,科普是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易于参与的方式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社会活动。它与学校正规科学教育一起构成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体系。
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有两条主要途径。一条是通过学校正规教育对科学知识系统的学习;另一条是通过非正规科学教育,如科学普及等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学校科学教育对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起着根本性的基础作用。在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知识更新换代加快,全民终生学习型社会建立的时代背景下,科普已成为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重要渠道,对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科普内容有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向中国公众传播科技知识是科普的第一要务,公众利用科普获取所需知识也是他们在科技方面的第一需求。
科学知识是科普的基础内容,但不是唯一的内容,科普还需要帮助公众理解并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具备科学精神,这些对于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更加重要。
科普的内容不仅包括科学的知识、方法、思想、精神这些“内部要素”,还应该给予科学技术的“外部要素”以格外的重视,将科学技术“外部要素”作为科普的重要内容,例如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与当代发展特点的内容、科学技术与社会各领域互动关系的内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动态信息、科学技术的某些领域的重要进展信息等等。
《中国科学报》:最近,有科学网博主在博文中曝光某出版社由同一个作者“编著”了近百本各种学科的科普书籍,其中古生物一册有不少错误,误导了读者。在您看来,谁写科普书籍更合适,职业科学家还是科普作家?
:我们很推崇科学家参与科普,比如撰写科普作品和参与科普活动。在西方国家,不少科学家也是有社会知名度的科学作家。但在我国,那种既具有深厚科学背景,又拥有非常良好的文字功底、丰富的人文知识和社会体验,善于捕捉公众心理的科学家还是凤毛麟角,这也是写好科普作品的基本前提。
在科普中,要求每个科学家都参与并不现实,但对科学家这个群体而言,这种要求是必要的,他们在科学大众化、弘扬科学文化的历程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
必须指出的是,当代科普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绝不是靠某个单独的群体所能完成的。科普活动的组织、策划和科普作品的创作、编辑等主持人员来源也日益广泛,不仅有科学家、科普作家,还有媒体工作者、企业家、社会活动家、民间科普志愿者等各界人士。
与此同时,职业化的科技采访编辑和科普宣传讲解、组织策划等人才队伍正逐渐形成,各类科普专业人才的培养受到高度关注。在这些背景下,应该认真思考科学家在科普工作,特别是科普创作中的合理位置,他们最重要的责任是当好科学传播的第一发球员,他们是科普内容的提供者和把关者。
目前我国科学家参与科普的状况不容乐观。由于有效机制的缺失,国内科研一线人员向社会和公众的科普力度还是有所欠缺,公众直接面对科学家的机会还不是很多。在推进科学家参与科普之路上,应该解决两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意愿和渠道。前者需要调动科学家参与科普的积极性,后者需要为科学家参与科普提供畅通的途径。
这需要在社会上广泛宣传那些热情参加科普的科学家,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带动广大科学家的责任意识。当然,也需要从制度上作出一定的安排,比如像重视科研成果一样对待科普的绩效考核。社会各方还要为科学家搭建参与科普的平台,建立与科学家联系的渠道,让科学家知道上哪儿参与、怎样参与科普,否则动员科学家参与科普也就无从谈起。
中国科学报》:目前比较受公众欢迎的科普活动有哪些?它们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比如上海的“新民科学咖啡馆”、果壳网的“谣言粉碎机”就比较受公众欢迎。我想无论哪一个科普活动或传媒科普栏目想要吸引公众的注意力,都必须有它的特点,能抓住公众心理。总体而言,这些特点大致包括两点:一是形式对等、自由、轻松,科学传播不再居高临下如教士布道。科学咖啡馆在欧美发达国家日渐繁荣,已成为一种新颖而有效的科技传播形式。其内容、形式、场合、话题、参与者等,都体现出一种双向、自由、平等的科学传播新理念。二是内容或主题为公众所关注、迫切想了解,这正是谣言粉粹机成功的基础,它的话题很多是公众“常识”中的错误,因此颇吸引公众眼球。当然,科学咖啡馆的主题也往往精心选择,富有吸引力。
科普要取得最大效果,我认为第一步是要去了解公众的所思所想,从内容和形式入手,打造公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活动或栏目。尤其在当代科普过程中,应加强新媒体的应用,“微博改变中国”,新媒体也改变着科普的传统模式,互联网、移动通讯等新兴媒体正在使中国科普传统模式发生革命性的改变。我认为科普工作者应该深刻洞察到这一变化,及时推进便捷、便宜、个性、高效的新媒体在满足公众科普需求中的应用。
《中国科学报》:在与科技相关的事故灾难等负面热点事件中,科学家的责任是什么?科学共同体怎么样才可以有效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在与科技相关的事故灾难等负面热点事件中,科学家最大的责任在于运用掌握的科学知识,及时向公众说明与科学相关的事实真相,引导公众沉着、冷静、科学地应对灾害。不光科学共同体应作出迅速的反应,大众传媒也要迅速有效地配合。
目前,社会上存在着一定的专家信任危机。近年来,科学家亮相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的频率增加,其中很多是科学家应邀解读某一自然灾难事件、有争议性的科技话题等。
有些专家在观点表述时用词绝对化或过于模糊,被抹去语境甚至断章取义,经过网络尤其是微博的广泛再传播,造成了严重的误解。此外,媒体对专家的把关也欠严格,轻易给采访对象冠之以“专家”的头衔。长此以往,公众对专家的信任度下降,专家被网友开玩笑说为“砖家”,是砖头的砖,这对科学家的群体形象损害很大,因此某些媒体和科研人员都应从中汲取教训,把科学共同体公正理性的声音及时传递给公众。
营业执照公示Copyright © 2021 infocn@fun88angel.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1015216号